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,影响遗忘的6个因素口诀( 二 )


②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。 一般来说 , 对熟练的动作技能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最慢 , 而言语材料遗忘较快 , 无意义的材料或材料本身具有意义但未被学习者理解时遗忘得最快 。 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 , 识记材料数量越多 , 要达到同样识记水平 , 平均的朗读次数和时间就越多 , 忘得也越快;而材料少 , 相对遗忘得也少且慢 。
③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。 一般地讲 , 系列材料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记忆效果较好 , 而中间部分的内容则容易遗忘 。
④学习的程度 。 通常把学习程度分为三级:低度学习、中度学习和过度学习 。 其中过度学习指达到恰能背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 。 在一定限度内 , 学习程度越高 , 保持效果越好 。 实验证明 , 当过度学习程度达到150%时 , 记忆效果最好 。
⑤识采访人员的态度 。 识采访人员对识记材料的需要、兴趣等 , 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 。 研究表明 , 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、不引起人们兴趣的、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 。
关于遗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理论解释:
①痕迹衰退说 。 这是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 。 按照这种理论 , 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 , 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 。 桑代克在其“练习律”中指出 , 习得的刺激—反应联结 , 如果得到使用 , 其力量会加强;如果失去使用 , 则联结的力量会减弱 , 以致逐渐消失 。 这实际上是用痕迹衰退说对遗忘所作的解释 。
②干扰说 。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 ,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 。 干扰说认为 , 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。
一旦排除了干扰 , 记忆就可以恢复 。 在保持期间 , 如果没有其他信息进入记忆系统 , 则原有的信息不会遗忘 。 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 , 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。 所谓前摄抑制 , 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;倒摄抑制 , 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。
③同化说 。 奥苏伯尔根据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, 对遗忘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释 。 他认为 , 在真正的有意义学习中 , 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 , 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 , 后面的学习则是前面学习的加深和扩充 。
遗忘就其实质而言 , 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。 当人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 , 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 , 使低级观念遗忘 , 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 。 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。
④动机说 。 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 , 遗忘是因为人们不想记 , 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 , 因为它们太可怕、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 。
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。 他在给精神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 , 许多人能回忆起早年生活的许多琐事 , 它们大多与罪恶感、羞耻感相联系 , 因而不能为自我所接纳 , 故不能回忆 。 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, 故这种理论也称压抑理论 。
以上内容参考:

遗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以下几点:
1、学习材料的性质
形象、直观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遗忘得慢 。 比较长的、难度较大的材料遗忘快 。 凡是能引起主体兴趣 , 符合主体需要、动机 , 激起主体强烈情绪 , 在主体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材料 , 一般不易遗忘 , 反之则遗忘得快 。

推荐阅读